作为浙大项目负责人主持的项目列表。
国家级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物理-数据联合驱动的规划电网场景生成和多时间尺度高效智能计算技术”
项目主要内容:提出“三高场景”下规划电网多元场景生成方法,突破规划电网潮流方式收敛困难,提出受端电网多智能体协同运行方式计算方法,刻画规划电网安全边界,提出考虑故障筛选的受端规划电网多时间尺度智能计算方法,实现海量规划方式的高效智能分析与验证。
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项目 “新型电力系统复杂多变场景下的风险预警与智能应急控制方法”
项目主要内容:三维协调的风险预警与应急控制混合增强智能系统研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多区域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自治协调运行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多区域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信息物理耦合机制,建立考虑多重博弈关系的自治协调调度模型,实现局部信息条件下的分布式自主决策;重点研究考虑时变通信拓扑、通信时延、通信噪声等因素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将自治协调调度模型及优化算法应用于多区域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互补互济运行,优化整体运行效果,为上级输电网提供削峰、调频等辅助服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工业园区多元用户互动的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工业园区中工商业主体的可调控能力的建模和实时自趋优控制算法的研究。
国家863计划项目 “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及其示范”(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电源/负荷特性的辨识和预测算法和软件的开发,目前已经完成了分布式电源预测和负荷分类的研究工作,研制了相应的软件,达到验收的要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及其示范平台”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有源配电网抗差状态估计数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分布式电源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使用集合论估计、区间分析方法等数学工具分析参数不确定性对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提出通用、计算速度能满足应用要求的算法,实现对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求解;示范平台建设,在浙江大学智能电网实验室建立有源配电网抗差状态估计示范平台,实现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提高配电网状态估计结果的实用价值。
省部级
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 “综合能源物联网的智能协同管控与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提出“三高场景”下规划电网多元场景生成方法,突破规划电网潮流方式收敛困难,提出受端电网多智能体协同运行方式计算方法,刻画规划电网安全边界,提出考虑故障筛选的受端规划电网多时间尺度智能计算方法,实现海量规划方式的高效智能分析与验证。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有源配电网抗差状态估计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辐射状有源配电网抗差状态估计算法、环状有源配电网抗差状态估计算法、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技术、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系统软件开发等工作。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 “针对岛屿微网的状态估计技术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针对岛屿微电网的状态估计抗差估计模型及其快速求解,开发了相应的算法模块和软件。
国网公司项目
国网总部项目 “末端智能感知与中枢快速决策结合的复杂电网态势感知技术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基于物联网的态势感知信息支撑技术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末端智能感知技术研究,以高性能电网状态辨识算法为核心的电网中枢决策技术研究。
国网总部项目 “新能源电力系统随机稳定性分析研究”(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新能源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动力学特性及建模方法研究,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新形态及分析指标体系研究,新能源电力系统随机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中国电科院项目 “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硬件加速仿真技术研究”(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搭建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 simulink 仿真模型,研究多能流耦合特性及能流分析,研究基于TwinCAT3的综合能源分布式硬件加速仿真技术。
中国电科院项目 “典型能源舱供需调研与数据处理服务”(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搭建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 simulink 仿真模型,研究多能流耦合特性及能流分析,研究基于TwinCAT3的综合能源分布式硬件加速仿真技术。
中国电科院项目 “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控制方法及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技术”(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转化与耦合机理研究,研究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同分析与运行控制方法,研究基于GPU-CPU异构运算并行加速的多能流仿真计算方法,开发硬件在环仿真测试设备,实现控制策略的执行。
中国电科院项目 “综合能源稳态模型库软件加工测试”(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对综合能源系统多场景稳态模型库按结构和种类进行封装,加工图形展示界面;加工综合能源系统多场景稳态模型库与硬件仿真平台的接口程序;对综合能源系统典型设备模型进行对比测试,协助开展设备模型精度验证。
中国电科院项目 “综合能源典型场景与设备参数调研服务”(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调研写字楼、商场、医院、学校、工业园区等典型综合能源系统构成及运行方式,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典型场景集;调研典型综合能源设备多工况实际运行数据和设备型号参数,支撑项目构建设备模型校验。
国网经研院项目 “5G基站储能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建模研究及控制策略仿真验证”(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建立区域5G基站储能在分时电价响应、调峰响应等场景下的需求响应数学模型,提出5G基站与电网互动的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在仿真环境中搭建动态仿真模型,完成调度控制策略有效性验证。
浙江省公司项目 “基于泛在物联的人工智能调度事故处置技术研究”(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电网运行信息自动分析与智能归纳技术;研究监控信息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电网信息智能监视技术。
浙江省公司项目 “基于调控云的调度智能指挥平台安全评估与管控技术研究”(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典型操作票与电网事件处置的业务协同,研究电网运行智能感知技术,研究基于拓扑、实时断面、远方操作规则等远程遥控智能安全评估与管控技术,研究基于调度操作后智能安全评估与管控技术。
浙江省公司项目 “智能电网主配调度间协调调度技术研究”(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智能电网主配协同调度系统总体模型架构,研究适用于智能电网主配调度间协调调度技术,研究输配网一体化最优潮流、经济调度、线安全风险防控方法和调度云智能决策架构技术。
浙江省公司项目 “柔性负荷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研究”(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适用于柔性符合参与的需求侧分段报价机制,研究有助于引导柔性负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的市场规则。
浙江省公司项目 “特高压混联电网在线充裕度评估及辅助决策技术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特高压混联电网充裕度在线评估方法研究,省地协调充裕度提升辅助决策方法研究,预想事故对系统充裕度影响评估及辅助决策研究,在线充裕度评估预警系统研发与应用。
福建省公司项目 “电网发电机在调差率优化整定”(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发电机组电压调差率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开发了用于发电机组调差系数整定优化软件;提出了福建电网主要机组电压调差率的建议整定值;并进行了仿真和现场试验验证。
福建省公司项目 “配网供电能力实时分析研究与应用”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分析馈线之间的架设方式,结合馈线N-1校验,以SCADA电流负荷为数据支撑,分析满足馈线N-1的可装容量。主要成果包括:(1)提出了馈线N-1可装容量计算公式;(2)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的负荷同时系数预测方法;(3)提出了基于路径描述的馈线分区N-1可装容量计算方法;(4)开发了馈线分区N-1可装容量计算软件模块。
安徽省公司项目 “基于设备状态调度的电网风险评估及协同管控系统研究”(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针对当前电网中诸多不确定性以及调度运行需求,综合考虑负荷变化、气候环境以及设备健康度等不确定因素,遵循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结合安徽电网状态和未来运行方式的综合计算与分析,开发了电网多维度运行风险评估系统,在适合安徽电网的运行风险评估与预警的体系下,能为调整电网检修计划及电网运行方式提供决策支持。
浙江电科院项目 “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动态建模技术研究”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计及新能源发电和负荷需求等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源荷多重不确定性表征方法与快速量化建模技术;结合天气环境历史统计数据、源荷预测精度及分布式多源灵活互补耦合特征研究源荷时空相关性的动态建模方法,动态评估源荷时空相关性对系统承载能力的影响。
国网浙江营销服务中心项目 “国网浙江营销服务中心2024年提升5G基站能效的综合评估与基准构建研究”
项目主要内容:开展提升5G基站能效的综合评估与基准构建研究,研究基于负荷-数据流特征的5G基站能效归因分析模型,研究5G基站综合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基于关键特征指标的5G基站综合能效判据及基准构建。
江苏电科院项目 “国网江苏电科院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区域碳排放与新能源承载力评估研究服务”(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通过构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碳流追踪方法、区域电网分布式能源承载力评估方法等,完成对区域配电网的碳排放以及减碳能力评估;深入分析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特性,掌握分布式能源出力规律,为考虑分布式能源与电动汽车随机性的电网承载力评估做辅助研究。
江苏电科院项目 “国网江苏电科院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区域减碳资源开发潜力评估研究服务”(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对分布式光伏可开发容量进行测算以评估区域减碳资源开发潜力需要明确技术可开发潜力,重点考虑屋顶/土地及其他设施的可利用面积、单位面积平均开发容量等,为基于图像识别的分布式可开发资源识别方法做辅助性工作。
江苏电科院项目 “国网江苏电科院院区能源互联网运行场景设计服务”(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院区能源互联网中电、热、气设备精细化建模与多能流耦合分析方法,提出院区能源互联网气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场景设计与院区能源互联网智能运检场景设计。
江苏电科院项目 “国网江苏电科院区域配电网边缘划分与边缘智能应用展望研究服务”(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区域配电网边缘能力评价标准和边缘划分技术,研究多级边缘体系架构下配电网源网荷储互动模式与方案设计,研究多级边缘体系架构下面向全量配用电用户的综合能源平台方案设计。
江苏电科院项目 “面向两网融合的配用电边缘智能体体系设计与模型构建研究服务”(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区域配电网边缘能力评价标准和边缘划分技术,研究多级边缘体系架构下配电网源网荷储互动模式与方案设计,研究多级边缘体系架构下面向全量配用电用户的综合能源平台方案设计。
江苏经研院项目 “高渗透率新能源、高比例直流和高负荷密度的受端电网构建关键技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配套)”
项目主要内容:针对未来新型电⼒系统受端电⽹构建的重⼤需求,按照“⽀撑性电源规划-电⽹规模形态优化-拓扑优化和⾃动规划-⾼效智能计算-应⽤验证”的技术路线有序开展研究,研发“三高”受端电网规划验证系统与高效计算分析平台,并在江苏电网和江浙沪区域电网开展应用验证。
江苏经研院项目 “适应区域能源互联网新业态的一二次系统协同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计及可调度负荷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分层分级控制体系架构,建立“源网荷储”多种设备的运行控制模型,提出分层协调、自治运行的多目标运行控制策略,研究区域能源互联网内信息协同机制,开发区域能源互联网调控运行规划仿真平台。
北京经研院项目 “主配网规划运行一体化互动推演系统”之数据共享方案(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
(1)基于IEC 61970/61968的电网模型数据共享方案;
(2)主配网一体化高速仿真分布式计算架构研究。
北京经研院项目 “基于GPU加速的一体化电网高性能基础算法工具”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
(1)研究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并行化方法;
(2)从优化的角度,研究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 的求解方法;
(3) 研究求解潮流计算的节点优化编号方法,并验证其有效性;
(4)开发了基于GPU加速的一体化电网高性能基础算法工具。
北京经研院项目 “主动配电网IDU优化配置技术”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
(1)状态估计误差的表示方法;
(2)量测矩阵常数化方法;
(3) IDU优化布点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4)主动配电网中IDU优化配置辅助决策人机界面。
湖南电科院项目 “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地区电网主配协同网络分析与运行辅助决策关键技术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通信时延对主配协同计算方法的影响,提出考虑通信时延的主配协同异步式数据交互机制,研究考虑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影响的主配协同潮流计算、静态安全分析、优化潮流等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基于CPU-GPU架构的分布式异构硬件加速主配协同计算技术。
国网河北营销服务中心项目 “基于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的低碳园区能碳智能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低碳园区能源系统能碳联合优化调控机制与架构研究,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低碳园区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协同调控技术,提出低碳园区综合能源集约化通用化能碳优化调控系统云边协同架构,研发通用化低碳园区国产嵌入式智能边缘终端。
贵州电网规划研究中心项目 “计及虚拟储能和防灾抗灾的冷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协同恢复与能量智能技术研究与功能开发”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实现计及虚拟储能的冷热电气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研制基于软件定义的冷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智能管控终端架构与数据采集、策略执行等功能模块。研制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智能管控系统架构与控制策略自定义调度,测点数据实时报表生成,系统异常告警等功能模块等功能。
浙江杭州供电公司项目 “杭州公司2024年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智能配电网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主要内容:完成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智能配电网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提出面向分布式能源广泛接入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技术,提出基于边缘服务的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控制和故障自愈技术,实现分布式配电网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浙江金华供电公司项目 “多形态资源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区域多形态资源全方位感知与可调度潜力在线监测技术,研发区域多形态资源集中协同-分布式调控决策软件功能模块,研究基于多维指标评价的多形态资源综合定级与调控效果后评估方法,研发多形态资源可调度潜力自趋优控制功能模块。
浙江义乌供电公司项目 “基于调控云的配网负荷转移辅助决策及‘N-1’校核模块的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研究基于调控云的10千线路“N-1”校核模块,实现在配网任意一天历史数据断面下的110千优变电站10千优母线全停或半停时的线路负荷“N-1”校核功能。在电网计划检修、设备故障或负荷越限时,提供负荷转移策略供调控员选择。
四川天府新区供电公司项目 “配电网负荷虚拟聚合及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挖掘分析多维气象因素与负荷之间的内在耦合相关性,基于虚拟聚合技术建立负荷预测模型,提高负荷预测精度、降低负荷预测计算成本,支撑日前调度计划制定和风险评估服务,提高配电网拓扑信息可信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浙江宁波供电公司项目 “面向一体化电网的模型校核与数据辨识”(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完成了模型校核和数据辨识软件,其主要功能有:电网模型校核、不良数据辨识、电网参数辨识。项目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参数辨识,即根据多组历史量测断面数据,求出电网模型参数的最佳估计值;充分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示出运用此系统后相关指标的提升情况;系统应采用B/S架构,后台部署在一台三区服务器上,用户通过前台网页界面进行操作。
浙江宁波供电公司项目 “地区电网二次系统风险量化评估项目”(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
(1)从二次系统风险评估概念、对象、流程及指标方面,建立面向功能的二次系统风险评估基本框架;
(2)建立了面向功能的层次化风险分析模型,以连接、节点为基础构建系统功能树和功能图,将二次系统中的硬件、软件、信息、人因等有机融合;
(3)给出了基于节点和连接的系统功能估值和风险等级评定方法,为功能失效损失的定量评估提供了基础。
其他企业项目
华电电科院项目 “电池储能能量管控及经济运行技术服务”(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提出基于可重构电池网络的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架构设计方案,建立能够准确描述实际电池能量交换系统中相关设备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型,并建立典型设备的仿真模型,提出SOC精准估算方法和电池安全评估及故障切除算法。
中国电建华东勘测院项目 “智慧综合能源管控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智慧综合能源系统机理建模及多能互补协同优化研究”(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构建智慧综合能源系统典型总体架构,建立多能源机理模型,提出智慧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智慧综合能源系统多能互补运行优化方法,研究智慧综合能源系统管理运营设计。
大唐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项目 “锂离子电池系统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系统开发辅助服务”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提供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系统安全风险识别预警方法,提供适用于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的电池状态评价、寿命预测模型,开发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搭建电池系统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系统底层架构及前端界面。
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 “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及能源智慧化管理顶层设计研究”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提出综合能源配用电系统一体化规划和设计方法,对园区内的能源、设备、网络进行协调规划,综合考虑多能系统可靠性、稳定性、能源互补性,提出对应的技术评价指标,为园区规划方案筛选提供参考。最终根据园区的实际工程信息对规划方法进行修正与完善,形成园区规划设计流程与规范。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设计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应用服务,提出园区能源网络运营管理新模式与建议,全面提升园区用能效率、降低能源的供应成本、提升园区的功能可靠性,促进园区内部上下层网络的友好互动。
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 “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智慧运营平台开发”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态势感知技术研究,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算法研究,新能源只能云运维技术研究,开发综合能源系统智慧运营平台。
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南京技术中心项目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开发”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合微网运行的实时数据,实现对发电和负荷功率的短期预测和超短期预测;对微网常见的风机、光伏、储能和柴发等设备建立模型,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为优化目标,设计优化算法,并实现该算法的软件模块。
杭州广域软件公司配电网预警相关项目(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基于配电网结构与运行数据生成了电网原始拓扑,并以电网设备之间的功率流动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馈供运行方式下配电网的快速风险预警方法,并将分析结果以预警通知书形式输出。
国电南自项目 “新能源微电网与主动配电网示范项目”之全景数据共享平台(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建立基于统一标准规范的全景信息共享平台
(1)建立面向电力对象的物理模型、资产模型、计算模型、三维模型及地理位置模型等多维模型;
(2)建立面向电力对象值属性的实时态、历史态、仿真态、规划态等多态数据中心。最终实现一体化模型与数据管理和海量信息统一存储与访问,为多维度、多时空的数据高级展示、智能分析和应用二次开发提供坚实的数据访问和功能调用服务。在此基础上实现主动配电网调度监视、分析、控制和辅助决策的一体化可视展现。
贵州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 “电力物联网网关软件及工业节能解决方案实施” (已结题)
项目主要内容:
(1)完成用电设备数据接入;
(2)完成网关内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读取接口;
(3)完成与用电数据采集云平台数据接口;
(4)具有工商业主体优化控制功能,采用物联网进行工业节能数据采集,利用网关控制,利用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
总结
项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能量管理、电力系统高性能计算、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以及优化理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上述方向也是科研的主要方向,目前主要兴趣点在于基于高性能计算技术的电力系统云计算和云服务、基于能源物联网技术的综合能源系统的理论、运行、控制和优化技术。